當前位置: 集邦新能源網 > 產業(yè)資訊 > 正文

日本:2030年或可實現低成本制氫

作者: | 發(fā)布日期: 2020 年 01 月 10 日 16:15 | 分類: 產業(yè)資訊

2019年,日本物質材料研究機構(NIMS)與東京大學和廣島大學合作,對光伏發(fā)電和蓄電池的制氫系統(tǒng)進行了技術經濟效益評估,確認了具備國際價格競爭力的低成本制氫所需的技術水平,在使可再生能源成為主力電源的技術開發(fā)中,此次的成果可作為重要指南。

研究小組設計了根據光伏發(fā)電量,調整蓄電池的充放電量和水電解制氫量的綜合系統(tǒng),評估了其技術經濟效益,通過綜合考慮將來的技術改良,并全面調查蓄電池和水電解裝置的容量等,確定了低成本制氫所需的技術水平。

通過開發(fā),2030年前后完全可能研制出實用化的、放電較慢但成本低廉的蓄電池,日本有望實現每立方米為17—27日元(約1.04—1.64元人民幣)的制氫成本。

日本九州市立大學的研究小組開發(fā)出溫室環(huán)境下利用低能量可見光,只需一個步驟即可實現從甲烷(CH4)轉換為乙烷(C2H6)和氫氣(H2)的新型光電化學反應過程。通過施加電場,光激發(fā)電子和空穴的再結合被抑制,與傳統(tǒng)的光催化反應方法相比,量子效率大幅度提高,首次實現了室溫下使用可見光能源制造氫氣。

日本中部大學開發(fā)出了用于固體氧化物型燃料電池(SOFC)電極的新型空氣極材料,SOFC作為家用燃料電池系統(tǒng)“ENE-FARM”正逐漸普及,工作溫度約為750℃。隨著工作溫度降低,啟動性也得到提高,所以移動體也可以使用,可考慮應用于飛機的輔助電源(APU)和EV的增程發(fā)動機。

日本的新能源產業(yè)技術綜合開發(fā)機構(NEDO)與東京大學和信州大學等合作,首次開發(fā)出了利用可見光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的酸性硫化物光催化劑。此次開發(fā)的催化劑為微顆粒狀將來制作大面積光催化劑片材時,方便應用噴涂法等簡單工藝。如果能將酸性硫化物半導體材料作為光催化劑用于水分解反應,就有望實現低成本的制氫工藝。

 

文章來源:科技日報

【免責聲明】
  • 1、EnergyTrend-集邦新能源網」包含的內容和信息是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和演釋,該公開資料,屬可靠之來源搜集,但這些分析和信息并未經獨立核實。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,改善或更正在本網站的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。
  • 2、任何在「EnergyTrend-集邦新能源網」上出現的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資料、資訊、研究報告、產品價格等),力求但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,均只作為參考,您須對您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。如有錯漏,請以各公司官方網站公布為準。
  • 3、「EnergyTrend-集邦新能源網」信息服務基于"現況"及"現有"提供,網站的信息和內容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。
  • 4、「EnergyTrend-集邦新能源網」尊重并保護所有使用用戶的個人隱私權,您注冊的用戶名、電子郵件地址等個人資料,非經您親自許可或根據相關法律、法規(guī)的強制性規(guī)定,不會主動地泄露給第三方。
【版權聲明】
  • 「EnergyTrend-集邦新能源網」所刊原創(chuàng)內容之著作權屬于「EnergyTrend-集邦新能源網」網站所有,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,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、轉載、散布、引用、變更、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,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。
相關推薦

TASS2023與氫凈城市博覽會共創(chuàng) 史上最大凈零轉型展會

發(fā)布日期: 2023 年 10 月 12 日 14:32  |  關鍵字:

美國能源部2500萬美元氫能補貼項目公開

發(fā)布日期: 2022 年 07 月 28 日 10:15  |  關鍵字:

中東北非綠氫項目總投資預計超920億美元

發(fā)布日期: 2022 年 07 月 13 日 9:36  |  關鍵字:

荷蘭將建設10 GW國家綠色氫能網絡

發(fā)布日期: 2022 年 07 月 05 日 11:32  |  關鍵字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