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 集邦新能源網 > 產業(yè)資訊 > 正文

過熱不再是鋰電池大敵?全新固態(tài)電解質材料遇熱反而更耐用

作者: | 發(fā)布日期: 2020 年 01 月 03 日 9:52 | 分類: 產業(yè)資訊

為了避免鋰離子電池過熱、甚至爆炸,科學家想盡辦法提高電池的穩(wěn)定性,并加裝許多保護機制,不過現在美國伊利諾大學厄巴納-香檳分校(U of I)科學家想透過新的固態(tài)電解質材料,讓「熱」成為電池更耐用、導電性更高的關鍵。

由于具備高能量密度、高工作電壓特性,鋰離子電池可說是各家首選儲能配備,手中的智能型手機、正崛起的電動車與大型儲能發(fā)電廠都有它的身影。只不過乍看無所不能的電池,其實有著致命缺點,鋰電池過熱、過充或多次循環(huán)使用后容易生成鋰枝晶,進而刺穿隔離層導致自爆,且傳統(tǒng)鋰電池電解質也是由腐蝕性高也較容易起火的鹽與有機溶劑制成,這又再次提高鋰電池的安全風險。

U of I 研究人員表示,對此有不少科學家正在測試陶瓷或是聚合物固態(tài)電解質,但這些材料多少有點硬、且容易碎,電極與電解質可能會接觸不良,進而影響電池導電性。

因此 U of I?團隊在不斷嘗試新材料后,已經找到具備極高潛力的固態(tài)電解質材料,這中聚合物既不會有脆硬的問題,電解質受損后還會「自行修復」,它藉由交叉鏈接(cross-link)連接在一起,研究生 Brian Jing 表示,與一般的線性聚合物(linear polymer)相比,這些交聯網路受熱時,會變得更加堅硬、導電性也會提高,在電池中可降低鋰晶枝問題。

過熱不再是鋰電池大敵?全新固態(tài)電解質材料遇熱反而更耐用
(Source: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》)

同時這種聚合物受損后還可以自愈,快速恢復電池的導電性,回收也非常方便,不像過去其他研究研發(fā)的復雜材料,還需要任何化學處理或是高溫分解。材料科學與工程學教授兼第一作者 Christopher Evans 表示,通常人們需要用強酸和高溫來分解聚合物材料,但這種新材料常溫下可溶于水,可說是非常環(huán)保與節(jié)能的技術。

不過目前研究還處于早期階段,團隊僅發(fā)現這種聚合物材料的導電性有成為固態(tài)電解質的潛力,未來還要再進一步實驗才能知曉結果如何。目前研究已發(fā)表在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》。

 

文章來源:Technews

【免責聲明】
  • 1、EnergyTrend-集邦新能源網」包含的內容和信息是根據公開資料分析和演釋,該公開資料,屬可靠之來源搜集,但這些分析和信息并未經獨立核實。本網站有權但無此義務,改善或更正在本網站的任何部分之錯誤或疏失。
  • 2、任何在「EnergyTrend-集邦新能源網」上出現的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資料、資訊、研究報告、產品價格等),力求但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,均只作為參考,您須對您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。如有錯漏,請以各公司官方網站公布為準。
  • 3、「EnergyTrend-集邦新能源網」信息服務基于"現況"及"現有"提供,網站的信息和內容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。
  • 4、「EnergyTrend-集邦新能源網」尊重并保護所有使用用戶的個人隱私權,您注冊的用戶名、電子郵件地址等個人資料,非經您親自許可或根據相關法律、法規(guī)的強制性規(guī)定,不會主動地泄露給第三方。
【版權聲明】
  • 「EnergyTrend-集邦新能源網」所刊原創(chuàng)內容之著作權屬于「EnergyTrend-集邦新能源網」網站所有,未經本站之同意或授權,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、轉載、散布、引用、變更、播送或出版該內容之全部或局部,亦不得有其他任何違反本站著作權之行為。
相關推薦

電池隔膜龍頭星源材質開啟港交所IPO

發(fā)布日期: 2025 年 07 月 08 日 17:13  |  關鍵字: ,